每个搞收藏的人都想花小钱捡大漏,也经常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通常参玉的回答总会让人大失所望,能够买到物有所值的和田子玉真品就应该知足了,可别为了贪念,占小便宜,而吃了大亏。这就是一直以来本人的真实想法,因为如今的和田玉赝品做得仿真程度太高了,辨伪难度一再提升,而另有一些妄人恶意地炒作,将玉价吹上了云端,像咱这种小民百姓,偶尔入手一两件价格公道合理的和田子玉小件,就算是万幸了,还能有什么奢望?但耐心回想起来,我也曾经遇上过一些性价比极高的玉器佳品,只是因为当时自己的思想太过僵化保守,而错失了良机。例如两年前就有一枚新疆碧玉子料的牌子很是上眼。合乎法度的子刚牌尺寸,在外行的眼中,看似是略薄了些,实则是遵循了古典的形制。正面雕刻“一路连科”图案,气息祥和,刀工简练老辣。背面诗文究竟刻的什么内容,如今我是真的记不清了。但在印象之中,是笔法遒劲有力的阴刻。缺点在于右下方大面积的黑斑,幸而被聪明的匠作在正面巧雕成了荷花、背面琢成了荷叶,尽管色彩边缘没有完全吻合,但好在气势不俗,颇有大千居士墨荷的神韵。任谁看这都是块不错的玉牌,更何况玉质温润柔和,兼具和田子玉特有的老熟气。我刚一入手,便大有似曾相识的亲切之感。又翻来覆去地仔细观察了一阵,应该是用镯子芯料制成的,所以才没留下皮子。但好处是这样一来,造型反而更完整了,价钱也容易谈些。没想到的是,早就熟识的店家死扛着八千块,少一分不卖。加之我受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小家碧玉”概念所束缚,一直都对这个品类存有偏见,心想它始终不如白玉更具玩赏价值,一再犹豫之下,也就选择了放弃。后来我每每回忆起这块玉牌子来,都不免要后悔,几次设想,假如它是一颗利用青花子料巧雕而成的白玉牌子,同样有如此的玉质品相,估计我就不会嫌弃了吧?
其实新疆碧玉之中的确偶有玉质、雕工均属上乘的精品出现,我辈却总是由于对它的成见,或是其上的“污点”,而将它拒之门外。理性地考量,这本身就是玉器之中的价格洼地,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