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常有翠友问我,“毛毛,什么是老坑,什么是新坑,是不是老坑比新坑好?”
我一般都会反问,你哪里听来的老坑、新坑?是不是有人一直跟你强调老坑比新坑好?翠友的回答不出我所料,“主播在介绍时,一直说老坑老料,还说他们直播间只做老坑老料,我不懂就来问你了。”我听完一声叹息,“哎~”。
莫湾基场口翡翠原石,业内常说出高色熟悉我的翠友都知道,我平时忙于给翠友找货,少有时间,对于翠友提的问题,我是看到了就回答,且不保证答得完整。恰逢瑞丽第十次封城,足不出户,终于有了闲暇时间,让我静下心来,有问必答。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谁见过新坑翡翠?我相信,大多数的翠友可能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了。而在商家的字典里,新坑?不存在的。不信?去直播间问问,有没有新坑翡翠,不被拉黑已是万幸。至于那些新坑翡翠最后卖给谁,也许只有鬼知道。
会卡场口翡翠原石,水长种嫩多纹裂老坑翡翠由来已久,且风靡一时,啥是老坑翡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正别人说好就是好,再说了,带老的能不好吗?老佛爷、老中医、老司机、老大爷,光听名字就能唬人。
既然你们喜欢听,商家也乐意说,所有翡翠都给你加个老坑,老坑冰种、老坑糯种、老坑油青、老坑豆种,有了老坑做标签,档次瞬间提升,反而没有老坑两字,仿佛翡翠都不入流。
素有“出奇迹”之称的木那场口翡翠原石言归正传,老坑翡翠到底是啥玩意?很多翡翠小白基本都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以为老坑和新坑翡翠只是年代的差距,所谓老坑,那就是埋得比较深、长得比较久的翡翠。新坑则是年份不足,发育欠缺。我也是醉了,真当翡翠是陈年老窖,越老越吃香?
从地质学角度看,所有的翡翠形成年份并没有太大差异,只不过一部分翡翠经过河流等自然地质运动的搬运,以及在河川的沉积,在经历自然的筛选以及二次玉华,品质会更高,仅此而已。
莫莫亮场口翡翠原石缅甸号称八大场区,坑口多如牛毛,按照发现及开采年代来划分,开采较早的,就叫老场,也叫老坑,比如莫湾基、帕敢、会卡等。因为靠近河床表层,基本属于次生矿,原石品质普遍较高。
而开采较晚的场口,如马萨、凯苏,相对就是新坑了,新坑翡翠整体品质通常稍差一些,如凯苏产的八三玉,因为种粗水干,常作为B货翡翠的加工原料。显而易见,这里说的老坑、新坑只是坑口开采年份的不同,和翡翠年份没有半毛钱关系。
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至于行业内常说的老坑、新坑,多指的是料子本身品质的高低,老坑翡翠种老质细,新坑翡翠种质粗疏。老坑翡翠的形成环境比较特殊,一般都是经过地震、流水、分化等条件下形成的,基本都是精品。
翡翠有原生矿和次生矿之分,翡翠的次生矿经历过自然地震运动的搬运,在河床沉积多为水石或水翻砂石,通常出现老坑翡翠。而翡翠的原生矿则都出现新坑翡翠,在早期的翡翠开采中,因为设备简陋落后,只能开采河床、湖泊或者地表里分布的翡翠。
糯冰种飘花翡翠手镯这类翡翠经过地震、泥石流以及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再加上河流的搬运筛选,原石被磨得失去棱角,多形成各色石皮。这种后期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翡翠基本都是次生矿,也就是俗称的老坑翡翠,和和田玉的籽料有点类似。后期人们根据地质走向,使用大型器械直接在翡翠矿床上挖掘开采出的翡翠通常就是新坑翡翠,有点类似和田玉的山料。
白底青翡翠手镯,同料起货老坑翡翠因为经过大自然的筛选以及二次玉华等,所以结晶细腻,透明度高,光泽感强,很多种老的玻璃种、冰种多属于此。而新坑翡翠的原始皮革疏松,甚至嫩的会掉渣,一刀下去皮肉不分,晶体粗且不够致密,往往没有加工价值,大家见到的砖头料、大理石翡翠都属于此。
至于为什么行家要区分新坑、老坑,究其本质,还是为了更好地判断原石品质,提高切涨的概率。成品翡翠如果细究这个,不是噱头就是忽悠。奈何总是有人喜欢不懂装懂,那商家自然是投其所好,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照例留个作业,这是老坑还是新坑?不玩原石,不看场口,什么老坑新坑只是一个修饰词,并不能让翡翠的品质加分或者减分,只要是种水是俱佳的翡翠,那就是好翡翠,管他什么坑,反而顶着老坑的名头,混淆视听。绕啊绕,就是想要你多花钱,那老坑新坑都不是坑,多花冤枉钱才是真坑,你们说呢?
我是毛毛,一个玩翡翠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