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建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铁路概况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共设和田、洛浦、策勒、于田等22个站点设计特点
  动工前耗时8年多勘察设计;尽量绕避区域内严重风沙危害地段和生态脆弱敏感地带如何防沙
  采取“阻沙障+草方格”的方式,用芦苇、稻草等建立了高低结合的多层阻沙体系
  16日上午10时53分,新疆和田站,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缓缓驶出,一路向东。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
  和若铁路通车,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它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牵手”,意味着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这也是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线,长达公里。
  这条铁路是如何“炼”成的?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设计方案如何定?
  和若铁路于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西起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共设和田、洛浦、策勒、于田等22个站点。
  动工前,是耗时8年多的勘察设计。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和若铁路约四分之三的路段穿越流动沙漠。如何防风固沙、有效解决风沙危害,是世界性的铁路建设难题。
  “勘察设计中,我们重点突出的是生态环保理念。”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和若铁路总设计师杨宝荣说,既兼顾路网的衔接和沿线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致力于把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让整个铁路的投资和方案的可实施性达到最优。
  “就在和田和若羌之间,我们研究了几十条不同走向的设计方案,累积研究长度达上万公里,最终确定了目前公里的线路方案。”杨宝荣说,尽量绕避区域内严重风沙危害地段和生态脆弱敏感地带。如何防风沙?
  风沙始终是避不开、绕不过的课题。建设者采取“阻沙障+草方格”的方式,用芦苇、稻草等建立了高低结合的多层阻沙体系。每层阻沙障都留有适当空隙,防止由于过密形成“阻风墙”而难以抵挡强风。在阻沙障与草方格之间,种植了易于在沙漠生长的梭梭、红柳、胡杨等植物。未来,这些植物将在铁路两侧形成永久性防风固沙林带。
  在“生命禁区”培根固苗,还要保证幼苗较高的成活率,中国中铁大桥局和若项目总工程师吴江林带着技术人员总结形成“护、取、时、养”经验做法,在幼苗选育、种植时节、灌溉养护等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为摆脱戈壁滩盐碱地种植树苗成活率低的困境,中铁一局采取树坑换土种植,即树苗种到哪儿,土壤就换到哪儿,和盐碱的增长速度赛跑,有效提高了植物成活率。
  多个施工日夜里,建设者在和若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近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近万株,林带覆盖面积超过11万亩。这条长公里的“绿色走廊”已成为防风沙的屏障。
  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和若铁路采取“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建成总长达49.7公里的过沙桥5座,让风沙能够从桥下穿过,减少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依木拉克特大桥是全线唯一一座全沙漠地形施工桥梁,也是全线最长的过沙桥。为了建好过沙桥,建设者们还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