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6万到1亿695于田料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郑玲玲治疗皮肤病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h5v9uge.html

天工乐物,一物一讲!

上周我们分享了一件和田玉95于田料的平安镯,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种高品质山料的前世今生!

新疆的玉石产区众多,于田是其中最著名的白玉产地。史料记载中清中期就有开采记录,可以说是我国山料开采时间最早、最长、质地最好的矿区。

当时这个矿区也叫“阿拉玛斯”,“阿拉玛斯”在维语里就是“宝石、宝藏”的意思,“95于田料”就诞生在这片宝地。

于田山料细腻温润、色度纯正,玉质比起玉龙河的白玉也毫不逊色,“95于田料”在开采之初就显示出与其他于田料的巨大不同。

由于开采条件和背景,这批玉料有很多裂纹,但它的内部结构却极其致密。白度、细度、油性都远高于以往,玉质脂白油润,极其完美!当地村民也将这种玉料称为冰糖料,是山料中真正的羊脂!

这批玉料发现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94年新疆开始实行采矿招标,一位叫买买提的维族朋友在向政府支付了16万的合同费后,拿到了阿拉玛斯矿区那一年的开采权。

矿区的生活艰苦非常,虽有矿料产出但远远不足以自负盈亏。直到九月份才发现一条新矿脉,承包的期限却马上就要到了。

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炸药,他可能没想太多,只想尽快挖出更多的玉。却没想到这一声巨响炸出了一个矿洞,也炸出了一个传奇。

“95于田料”自此横空出世!

当时开采的玉料总重达公斤,通货收购价在到元,也就是说这批玉料当时的总值就超过了万!也许在当时看来这是个天文数字,但如果对比现在2万以上的公斤价,这1亿6才是真正的天价!

据说当时的玉商陆陆续续买走了四千公斤,工美收购了四千公斤,买买提也自留了几百公斤。可实际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再见到“95于田料”的身影。

这么大的一个矿种怎么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呢?其实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大隐于市”,早已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近些年玉石收藏者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对和田籽料的偏好远大于其他玉料。这当然是由籽料品质的优越性决定的,但这也让一些造假者蠢蠢欲动。做皮染色、喷砂毛孔,这些“技术”相信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可是技术再好玉质不到,还是难免不被行家看穿。

可以媲美籽料的玉质

于是白润细腻的“95于田料”就成了“高端造假”最好的原料。一层毛孔,身价倍增!而造假者也早已忘了这种玉料的真正品质和价值。不得不说,这真是玉石市场“价格导向”的一种悲哀。

95于田料“旺财”

希望您也能拥有一块真正的“95于田料”,而不是“对面相逢不相识”,空留一场遗憾。

天工乐物,每周一讲。感谢大家的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